來源:山東埃爾派粉體科技有限公司發(fā)布日期:2021-05-21
五十年代以來,國內外相繼開展了赤泥用于混凝土的綜合開發(fā)利用。日本和美國用赤泥制造人工輕骨料混凝土,比天然卵石混凝土強度還高;前東德用赤泥生產混凝土輕型構件;西德?lián)匠嗄嘤跒r青混凝土中,改善了瀝青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前蘇聯(lián)把赤泥用作道路基層材料。結果表明,赤泥代替水泥用量少于l/3時,水泥赤泥混凝土的強度特別是抗折強度與普通水泥混凝土強度相當。
赤泥作塑料填料的試驗研究已進行多年,近年來隨著塑料加工及表面處理劑的不斷改進,赤泥在塑料行業(yè)的應用再次成為熱點。很多人都不知道可以赤泥回收,回收以后的赤泥可以送進赤泥處理廠在進行加工。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屢見報導,對赤泥性質及應用性能認識的深化,為赤泥利用提供了理論依據。赤泥聚氯乙烯材料(簡寫赤泥PVC)是近年來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型高分子材料,該材料的特點是利用氧化鋁廠的赤泥廢渣填充PVC樹脂而成。
采取如下措旌對Ti02進行了回收試驗。其一定量的赤泥于兩倍的自來水混合攪拌,借助絮凝劑進行沉降。之后將洗滌過的赤泥與HCl緩慢反應,直至泥漿中和,在90--95℃時調整pn值為4。再用絮凝劑沉降,干燥沉降的赤泥,繼續(xù)在加熱的條件下用濃HCl處理,經反應泥漿變?yōu)榛疑?,洗滌使泥漿與溶液分離,此時泥漿內為以si02和n02為主,熟的濃硫酸使得二氧化鈦轉化為它的硫酸鹽,之后將所得含有硫酸鈦的硫酸溶液進行水解,得到白色的n02?2H20沉淀。使用此法可以容易的回收Ti02,并且回收過程中所用的酸可以全部再循環(huán),其后得到的廢渣亦可用于海綿鐵的生產。
從赤泥中回收鐵的研究
在金屬鐵的回收方面前蘇聯(lián)、日本、美國、德國等均做了大量的研究,雖然國外研究的時間都相對較早,多為60~80年代,但現(xiàn)在仍然在大量的實際應用。下面只簡述一下我國在赤泥中鐵回收的研究情況。平果鋁業(yè)公司和廣西冶金研究院聯(lián)合作了以平果鋁土礦拜耳法赤泥為原料,以煤為還原劑,進行直接還原煉鐵的試驗研究。鐵以海綿鐵的形態(tài)產出,鐵的回收率為87%,海綿鐵含F(xiàn)e為84%,金屬化率為91.5%,可代替廢鋼作為煉鋼的原料。中南工業(yè)大學提出一條合理利用高鐵赤泥的新途徑。即由高鐵赤泥直接生產制備海綿鐵。此外,贛州有色冶金研究所的管建紅1311,采用脈動高梯度磁選機對于赤泥中鐵進行了回收試驗。
埃爾派秉承“履行社會責任,做優(yōu)秀企業(yè)公民”的理念,每銷售一臺設備都將捐出1000元公益基金,用于救助山區(qū)貧困失學兒童和困難職工家庭。埃爾派自始至終堅持這一承諾并付之以實際行動。企業(yè)的發(fā)展離不開政府以及民眾的大力支持,積極承擔社會公益責任是企業(yè)的重要職責,是企業(yè)回報社會各界、回報客戶長期以來給予支持和信任的重要體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