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山東埃爾派粉體科技有限公司發(fā)布日期:2021-04-06
粉煤灰表面改性所用的改性劑以偶聯(lián)劑類和硬脂酸類為主。在選擇表面改性劑時,應根據(jù)有機高分子制品的配方、加工工藝、制品的技術要求等來選擇不同的表面改性劑和助改性劑。對特殊要求的有機高分子制品,要選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表面改性劑,配制成復合表面改性劑。
討論燃料NO的生成過程
NO的生成和煤粉的著火方式關系很大。根據(jù)三種煤各四種濃度(0.114~0.431kgc/kga)的試驗結果,從爐內(nèi)的CO和CO。的分布來看,各自的低煤粉濃度工況4(o.114~o.172kgc/kga)為多相著火,而高煤粉濃度工況1(o.310"--0.431kgc/kga)為均相燃燒,工況正,皿為均相一多相聯(lián)合著火。
工況均反映出NO主要在著火初期生成,在隨后的燃燒區(qū),略有減少。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隨煤粉濃度的增加,即0:濃度減少,生成的NO量是單調(diào)減少的。這與文獻得出的結論是吻合的。煤粉加工設備在煤粉的應用中有著很重的地位,而煤粉碎機,就是重中之重了。在煤粉濃度較低時,人們已對NO的生成情況作了大量研究,得到了比較一致的看法。很多,并且NO的生成量在隨后的燃燒區(qū)域內(nèi)有波動,這說明當燃燒模式發(fā)生轉變后,NO的生成規(guī)律有了變化。NO的生成與煤粉的燃燒、著火模式有關系,不能簡單地用低濃度煤粉燃燒時的
NQ生成規(guī)律去解釋高濃度煤粉燃燒時的NO的生成規(guī)律。三種煤的高濃度煤粉燃燒工況生成的NO都有比較一致的規(guī)律。NO主要在煤粉著火初期形成,在隨后燃燒區(qū)域,NO的量有波動,首先是NO略有減少,到揮發(fā)分燃燒結束的時候,NO減少到較小值,隨后又有所增加,但總的說來,波動的幅度不大。結合高濃度煤粉的均相著火模式,NO這種波動現(xiàn)象可以解釋:這是由于高濃度煤粉著火時,揮發(fā)分已大量析出并燃燒。
山東埃爾派粉體科技有限公司粉煤灰處理設備將分選后的粗灰超細磨,比表面積達到2000m2/kg以上并改性后,可替代輕鈣、重鈣、石英粉等無機非金屬礦物填料。比表面積達到3000m2/kg以上并改性后,可替代納米鈣、高嶺土、滑石粉等無機非金屬礦物填料。比表面積達到4000m2/kg以上并改性后,可替代炭黑、白炭黑。采用傳統(tǒng)手段無法把粉煤灰加工到如此細度,或者加工成本極高沒有經(jīng)濟性;而采用蒸汽流磨設備(簡稱蒸汽磨),用電廠余熱蒸汽作為動力具有很好的經(jīng)濟性,從而使粉煤灰的高附加值利用成為可能。